第一個面試的機會,是大學時候的輔導員給我爭取的,她的朋友在南京一家著名的韓企工作,正好公司在招人,所以我就有幸去面試了。因為都是些技術(shù)專業(yè)問題,結(jié)果可想而知。三個男的面試官,到最后話題竟然變成了,你喜歡聽誰的歌?。。。也許在他們的眼中,我只是一個不學無術(shù)的“海歸”罷了。第一次面試意外的來,意料之中的結(jié)束了。
第二次的面試機會,來自國內(nèi)的幾大航空公司之一,4月8日第一輪網(wǎng)測通過之后,4月10日參加在長沙舉行的第二輪筆試。結(jié)果是失敗,但是中間讓我聯(lián)系上了一位大學同學,非常的感動。
第三個機會是在應屆生網(wǎng)站上看到的kpmg的招聘信息,于是就投了簡歷。過了幾天被通知去參加筆試。筆試題是英語和數(shù)學,參加過四大筆試的同學,應該都知道他們的題量。我之前也沒做任何的準備,結(jié)果當然是沒有下文了。
第四次,是一家外企,做醫(yī)療器械的,因為要開發(fā)歐洲,北非市場,估計是我會說法語吧,就叫我去面試。面試地點,在上海某偏遠的科技園,我還是坐了夜火車過去的。面試的過程很一般,沒什么新意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關(guān)于工資要求這一塊。我說的是1W/月,是不是開的有點高呢?其實我自己覺得是蠻高的。但是我的同學從法國回來的,男生們,找的工作都在1W左右,所以從這點來說,也不算是獅子大開口啦。當然這個數(shù),遠遠高出了他們的承受范圍,hr詭秘的一笑,說,難道你認為一個沒有工作經(jīng)驗的人也能拿到這么多嗎?我也詭秘的一笑,雖然我心里知道是不可能呢的,但是嘴上還是說,恩,我覺得的可以。后面的談話都不重要的,我想自己已經(jīng)得到否定的答案了,唯一的想法就是面試快點結(jié)束吧。
第五次的面試,是一家瑞典的咨詢公司,他們給客戶招英語文檔工程師。先是北京總部一個非常和藹的hr姐姐,給我電面了半個小時,其中有大半的英語,還好我還是可以應付的。我對這個工作也是比較感興趣的,因為說到底也就是個翻譯嗎,而且還是電信行業(yè)的翻譯。我本身對語言也比較感興趣,所以這個機會,我是在積極爭取的。上午電面完成,下午就被告知第二天去上海見公司的中國區(qū)負責人,是個德國人。直接面老外啊,讓我感覺既興奮又緊張,不過要是個法國人就更好了。第二天興沖沖的來到上海,路上還到兩撥法國人,都是來上?词啦┑模谑蔷鸵宦飞细麄兞牧肆模瑑蓚月沒說法語了,突然一說覺得很爽啊,不過,我承認我有在大馬路上顯擺的意思,呵呵。中午的面試在浦東的一家星巴克里進行的,本以為老板會請我喝杯咖啡,誰知道到那只看到一杯喝完的咖啡。談話可就這么開始了。40多分鐘后,結(jié)束了面試,老板說了句,他覺得這是一次很不錯的面試,不知道是真是假。反正能用英語跟個外國人說上40多分鐘,我已經(jīng)對自己刮目相看了。老板還說,他們跟客戶的項目正在談判當中,兩個星期之內(nèi)會由北京的hr跟我聯(lián)系。但是兩個星期之后,hr并沒有聯(lián)系我。我倒是自己主動打了個電話,hr只是說,準備跟客戶協(xié)商時間,把我們這些人都送到客戶那去面試。在這之后,正當我去上海進行的那個最終讓我得到工作的面試的那天,他們又由廣東的一個項目經(jīng)理,電話給我面了一下,之后再也沒有消息了。 |